首页 > 资讯 > 正文

为何自主车企研发CVT变速箱的那么少,而大都选择开发双离合?_世界热消息

2023-03-11 12:46:55   来源:李大师谈车说科技  

现如今几乎所有的自主车企都拥有自家的双离合变速器,但研发CVT变速器的自主车企却少之又少。而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又是什么?原因在于与AT、CVT变速箱相比较,双离合变速器的成熟最晚,其次更高的模块化程度使得研发双离合变速器变得容易,能迅速拿出产品。


【资料图】

相比较CVT,双离合变速器的量产、民用化要晚得多。上世纪80年代后搭载CVT变速器的民用车就已完成量产,但彼时的双离合变速箱还停留在赛场之中。直到2008年后大众才将双离合变速器推广到民用车市场,而咱们自主车企则是在2010年前后开始在自动变速箱方面发力,因为那个时期咱们国内汽车市场火热,自动变速器迅速普及。

而那时咱们的自主车企大都不具备打造自动变速箱的能力,所以很多都是通过外采AT变速箱来应对。在大众成功推出DSG自动变速箱之后,广大国内外车企似乎看到了除AT及CVT之外的另一条路径。毕竟在这之前自动变速器的主流是AT,而AT变速箱的技术大都垄断在爱信、采埃孚等企业手中。它们可以出售成品,但很难提供技术支持。

‬双离合变速器让咱们自主车企与很多国外车企站在了同一起跑线

工业实现超越不是不可能,但非常难。在一个对手品牌技术积累非常深厚的领域从头开始摸索、研发是很被动的,比如采埃孚、爱心、捷特克研发AT、CVT变速器几十年,经过无数次试错,积累了无数的技术经验,形成了N代的产品矩阵,该如何去追赶、去超越呢?对手永远不会原地踏步,当咱们投放初代产品时,人家可以投放新一代更有竞争力的产品。产品最终要面对市场,而市场恰恰是最识时务的,而丝毫不讲情怀。

这就是为什么曾经咱们自主车企中也有研发AT、CVT变速箱的,但现如今似乎也已不再深耕。这就是工业的残酷,除非能搞到核心技术,凭自己摸索从头开始太难了。但双离合变速器的出现等于将绝大多数车企拉到同一条起跑线,那个时期除了大众强行将双离合推向民用车市场,其它汽车品牌均无此尝试。

也就是整个市场中除了大众具有绝对的优势之外(在实际体验中也的确是大众的双离合最好),那时期国外车企和我们一样都在对双离合进行摸索。站在同样的起跑线上对于自主车企而言太重要了,再加上双离合变速器对硬件结构的要求并不高,而控制模块又能够买到。这样就极大程度的缩短了研发周期,使得产品可以更早地投放市场,当然双离合变速器的匹配并不容易,但那又是后话了。

双离合变速器模块化程度高

与AT、CVT相比较,双离合变速器的模块化程度更高。模块化程度高实现硬件与控制的分离,就更容易把产品搞定。比如在过去的10年之中,为何咱们自主发动机得到长足的发展?这就得益于模块化程度高,如自主打造发动机,选择博世、德尔福等企业的控制逻辑,甚至这些企业还会与自主车企联合开发、设计。

所以相比较自动变速器,发动机虽然是一台车的绝对核心,但研发难度并不高。但自动变速器就很困难了,能谈得上自动变速器的就有四大类,AMT、AT、CVT以及双离合变速器。CVT有带式、链式,耦合装置可以是液力变矩器也可以是多片离合,只要硬件稍微不同,控制系统就需要重做。曾经的市场中很难找到专门去做变速箱控制、标定的企业。如采埃孚、爱信之类的变速器大厂皆攥着专利卖成品。

如上图所示双离合变速器的硬件结构与手动变速器其实很像,只是增加了双离合、换挡以及TCU电脑控制三大模块。而舍费勒、格特拉克、博格华纳、博世、德国大陆恰恰又能提供这些核心部件。比如舍费勒与博格华纳转攻二线供应,为车企提供干式、湿式双离合模块。格特拉克更为强势,既能作为一级供应商提供双离合变速器成品,也能作为二级供应商提供部件。至于TCU部分就有博世、德国大陆代劳了。

所以能看出双离合变速器的模块化程度非常之高,无论技术底子有多么薄弱,只要具备打造手动变速器的能力,理论上就能打造双离合变速器。因为双离合被拆分成的各个模块均有品牌在专供,可曾有谁看过爱心、采埃孚把AT、CVT拆开卖的?卖变速器不捆绑销售发动机就已经很良心了。所以双离合变速器全面开花根本原因在于模块化程度非常之高,市面上又有企业专门供应这些核心模块,那么双离合的研发就不会有太多阻碍。

独乐乐不如众乐乐,这些双离合变速箱供应商看的很清楚

很多朋友都清楚,AT领域筑有又高又厚的专利壁垒,这壁垒在一定程度上的确能保证自己的产品独一无二,但往往会催生出新的产品。这就像日本当年的等离子技术、如今的氢燃料电池技术,虽然都掌控了全球90%以上的专利技术,但对专利过度掌控所筑起的壁垒很容易导致对手绕道推出其它技术。就像曾经液晶压制等离子,如今大家纷纷玩纯电汽车一样。

AT变速器专利壁垒太厚重,那么那些没有AT变速器的车企就只能另辟蹊径。当双离合的时代开始后,博格华纳、舍费勒等品牌看得很清楚,只有把双离合市场彻底做大,才能获得足够的利润。所以这些供应商才会毫不吝惜地把最好的产品、技术拿出来,去扶持全球车企研发双离合。而不是像AT、CVT那般筑起高高的专利壁垒,因为对于AT与CVT而言曾经的双离合变速箱市场太小了。

所以过高的技术积累、垄断,过于厚重的专利壁垒往往起不到好作用,很可能在困死对手的过程中也困死了自己。所以我们能看到最近这十年间配备双离合变速器的车型越来越多,虽然它饱受诟病。

关键词:

推荐内容

Copyright www.caikuang.wallstreetnews.com.cn 版权所有
网站备案号:京ICP备2022016840号-41
邮箱:2 913 236 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