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资讯 > 正文

头痛欲裂 全身发紫!19岁男孩这怪病 竟与常吃的外卖有关

2023-04-18 09:54:56   来源:BRTV特别关注  

几天前,19岁的大二学生小丰(化名)突然头痛欲裂,发低烧,全身出现多处紫绀,变成了一个“小紫人”。学校老师见状,当即把他送到宁波市中医院急诊科就诊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经相关检查和问诊,小丰变成“小紫人”的原因是亚硝酸盐中毒。今年上大二的他自升入大学开始,没有了父母的约束,饮食上彻底放飞了。他的外卖列表里,几乎全是腊肠、酱肉、腌菜之类的腌制食品。

亚硝酸盐中毒变成“小紫人”

接诊小丰的是急诊科的柴树人医生,他仔细观察了患者的体貌,发现其嘴唇、指甲、舌尖等部位,呈典型的蓝灰色发绀样改变;触摸其四肢偏冷,有低热;氧饱和度低,经皮血氧饱和度仅有85%-90%(正常人为93%-100%);血气分析显示,其高铁血红蛋白明显升高。

高铁血红蛋白升高,临床上最常见的原因是患者接触了某些药物或者毒物,比如亚硝酸盐、非那西汀、普鲁卡因或者是苯胺等。鉴于患者还是大学生,柴医生考虑亚硝酸盐中毒。他详细询问了患者平时的饮食习惯,小丰表示自己非常喜欢吃腌制食品,腊肠、酱肉、腌菜经常出现在他的外卖列表里。

这更加印证了柴医生的猜测。小丰变成“小紫人”的原因,就是因为平时进食了过多的腌制品,日积月累导致亚硝酸盐中毒。

柴医生立即为小丰安排吸氧,同时为其推注解毒药物,并做导泻等对症治疗。之后,小丰的皮氧回到了97%-98%,嘴唇、指甲也比送诊来的时候红润多了。

目前,小丰已脱离生命危险。

腌制品虽美味但切莫贪多

柴医生解释说,日常生活中引起亚硝酸盐中毒的主要原因包括,误将亚硝酸盐当食盐食用;食用硝酸盐或亚硝酸盐含量较高的腌制肉制品、泡菜及变质的蔬菜;饮用含硝酸盐或亚硝酸盐含量高的苦井水、蒸锅水。

据柴医生介绍,亚硝酸盐中毒起病骤急,一般食用含有亚硝酸盐的食物后半小时至3小时内发病,短则十几分钟,长者可达20小时。主要表现为缺氧,全身皮肤和黏膜会呈现不同程度的紫黑色、蓝灰或蓝褐色,尤其以口唇和指甲处最为明显;同时伴有头晕、头痛、乏力、心悸、呕吐、烦躁、呼吸困难等症状。严重者可以出现休克、惊厥、窒息、呼吸与循环衰竭、肺水肿征象等,如果不及时救治,会严重危及生命。

柴医生提醒大家,腌制品虽美味,但切莫贪多。平时生活中,一旦出现亚硝酸盐中毒的类似症状,应立即前往医院急诊科就诊。在等待120赶到期间,可以通过催吐、大量饮水等办法,尽早清除进入人体内的毒素。

要想减少摄入亚硝酸盐,最好做到以下4点。

1保持均衡饮食,蔬菜水果变着花样吃,避免长期只吃少数几种食物。

2少吃隔夜菜,它们容易被细菌污染,使其中的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,所以炒菜应限量,尽量不剩。

实在剩了又舍不得扔的话,趁热密封起来并快速冷藏,能减少亚硝酸盐产生。

3蔬菜要吃新鲜的,新鲜完好的蔬菜亚硝酸盐含量很低,但如果储存时间太长、储存条件不当,细菌或蔬菜内源性硝酸盐还原酶会把硝酸盐转化为亚硝酸盐。

4用蔬菜给婴儿制作辅食,最好现吃现做,必须储存的话,应该在低于零下18度的条件下冰冻,防止细菌污染。

来源:综合人民网科普、生命时报微信公号

编辑:高飞

责编:李颖

关键词:

推荐内容

Copyright www.caikuang.wallstreetnews.com.cn 版权所有
网站备案号:京ICP备2022016840号-41
邮箱:2 913 236 @qq.com